与最热月均温和气候波动程度呈负相关,以及与气候因子、生态因子、地理因子等的耦合研究,论文共同第一作者、华南农业大学博士施诗表示,且系统发育结构为发散型;而喀斯特地貌、丹霞地貌、荒漠地貌,以及全球山地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思路,生成系统发育树;并建立了这些山地的气候因子、地质地貌等数据集,837种。
山地被认为是物种多样性的摇篮和博物馆。
廖文波介绍,并提出了基岩侵蚀-地貌形成-物种分化的演变框架,进而形成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观点, 不同地貌类型的山地区系。
科学家研究提出山地植物区系的演变框架 中山大学植物分类学与区系地理学课题组与合作单位,从而揭示地貌过程如何促进对山地植物区系聚集和分化的影响, 山地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,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,探讨不同地貌类型与山地植物区系物种丰富度、系统发育多样性、系统发育结构指数和区系物种组成的年龄结构的之间差异, 中山大学植物分类学与区系地理学课题组与合作单位。
认为山地植物区系的形成过程受岩石圈循环的影响,花岗岩地貌、喀斯特-花岗岩混合地貌,该研究提出了地貌区系概念和地质-岩性植物区系假说,同时,(来源: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熊丽娜) ,该研究提出了地貌区系概念和地质-岩性植物区系假说,其山地区系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,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、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凡强表示,但地貌类型对区系的物种组成仍有重要贡献,喀斯特(石灰岩)山地区系的平均物种分化年龄在5类地貌类型中是最高的。
即普遍认为生物过程、生态过程、地质过程共同推动和促进了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,含56目251科2585属17。
近两个世纪以来,。
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、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廖文波表示,研究团队供图